睡不着,闲散的聊聊吧,聊到什么是什么
假如自己懒得绑线,成品斑点主线几角钱一盘钓钓小鱼够用了,只是大线线号相对选小一个号,由于斑点线大都涨号。如购买1.2的主线,实则购买1.0的即可。钓小鱼够用,钓大鱼还是合法点好。
钓鲫鱼子线长度对折前最好在20cm之内,钓青鲤草鳊翘子线尽可能对折前高于40cm为好,假如长守巨物,对折前70|100cm为好。
野钓浮漂不必太讲究,除去天冷或其他时候视坐钓状况而定用个芦苇漂较为灵敏外,几元钱,十几块一根的纳米漂只须水平过关一样好使,一般浮漂使用为水深+主线的线号÷2=浮漂吃铅量。如水深3米,线号2号,那样浮漂最好使用高于2.5g,不然大线绷不直,影响浮漂信号。在钓大鱼时对应的吃铅量大些也没关系,由于大鱼口猛,大家追求的漂像是稳。
调漂前尽可能洗下漂,让漂吃点水,半水调漂时,尽可能在接近底调,如3米水深你在1米处调漂,那样再回到3米处时调目就不大准确,如此做会让大家的漂像愈加准确点。
常见的浮漂一样的最好买两根留根备用,由于一根漂玩久了大家都会了解它的鱼情语言,当不幸失去时大家再去找根一样的或许会比较麻烦
调漂这个事儿,野钓从来不可能说是精确的调几钓几,地形复杂,鱼情复杂,需要依据地形和鱼情做各类调整,总归就是,视各类原因自己适合调整顿和灵,比如正常钓大鱼大家可以顿一些,钓小鱼时灵一些,当然也要看鱼口是否重和轻,饵的入口性是不是好,钩子的大小合不合适等一些原因,灵活变动才是根本。老化的四个字,钓无定数。
平时钓友较多的地方和产品饵常常用的钓场场地,产品饵的优势还是较好的,如钓鱼之家的通杀腥和香,还有五粮诱系列都很好。举例,白河用这种的饵都很好,但去到丹江的话,不少钓友都感觉带腥的产品饵不太好使了,反而活饵,香饵素饵较为好使。
我认为丹江天然资源较多,大多数产品饵诱鱼成效很好,但入口性并不合适当地鱼情,就像大家家有养鱼的朋友会发现一个现象,有时换了新鱼粮,鱼饿时,你投饵,鱼闻到或者看到饵,吃下去后却会把吃掉的东西吐出来,这就是可口性。
饵料配方中都含有诱鱼成分,有化学和天然的,有水溶性的和非水溶性。
水溶性成分基本是来诱鱼,非水溶性的一般用来做入口饵。
诱钓结合,简单四个字,却是钓鱼的核心。钓鱼圈有句话,三年调漂,七年开饵。可见开饵的重要程度。
常常有钓友评论哪家的饵好使,哪家的饵不好使,什么企业不期望我们的饵能让钓友钓更多的鱼呢?大家不可以去评价饵的好坏,每家的饵料配方都是经过研究和测试才推出的,你钓鲤鱼偏偏要懒着拿鲫鱼喜欢的味型,那样你钓的鲤鱼一定不如其他人用鲤鱼喜欢的饵钓的多。企业宣传的一包通杀没问题,只不过概率问题。你要想针对性的钓目的鱼,那样你就不可以停留在一包通杀的思维当中。
这里简单说下拉饵配置逻辑
拉丝粉20%,15%雪花粉,15%轻麸,剩余50%添加空间,如谷物粉,胚芽,虾粉等等。也可依据成品产品饵来相对于做调整。最简单的,假如你想把饵料配方变成香腥,如钓鱼之家的通杀腥,通杀香,1:
1就成了香腥饵,假如混合后感觉拉丝粉不够可以加拉丝粉,雾化状况不太好就加入雪花粉或者轻麸。假如感觉混合后拉丝粉较多,那样就加入小麦胚芽或者其他东西来调整状况。开饵,必须要灵活,无论是针对哪种鱼,饵料配方状况必须要结合鱼情来调整。
关于野钓大鱼,个人选择两个字“静守”静在于找人迹罕至的地方,有句话如何说来着,鱼舒服的地方人不舒服,人舒服的地方鱼不舒服。这种地方大家尽可能找钓友结伴而行,野外状况复杂,好有照应。看好钓位后,大家不要急于下竿,特别像丹江这种大水面的地方,人烟罕至的地方打窝后聚鱼需要肯定时间,快则几小时,慢则几天。这个时候大家一般就开始守了,当发现窝中有鱼时便可下竿,假如时间充裕,大家可以先不考虑下竿,再把窝子养几天,如此大鱼的警惕性会减少不少,更容易钓到。
友人家住在丹江边,此钓法屡试不爽,曾多次养了三四天的窝发窝后一天鱼货不下200斤。曾钓获单尾20多斤的鲤鱼,40多斤的青鱼,切线不计其数,爆竿多次,实在让我羡慕。
关于一些添加剂类的东西,如丙氨酸,谷氨酸,胞苷酸二钠,精氨酸,甜菜碱,大蒜素,等等化学制品或者中草药之类的诱鱼成分,不要随便添加在你的饵料配方当中。一款问世的饵料配方都是经过专业职员的配比出来的,你不是专业职员,假如随便添加或许会致使死窝,有的甚至100g饵料配方当中只添加0.1%不到的剂量就够用,你不专业,所以不要随便用此类东西。如钓鱼工具商可以把水溶性物质的变为非水溶性的物质在饵料配方当中,而你就缺少方法办法。其结果就是要么鱼不如何爱吃,要么就是远远的闻到味道就难受的逃掉,更谈不上吃了。
有的饵料配方必须要根据说明去操作,如某款饵料对你说钓鱼前半小时打窝,你打完窝半小时过去后发现窝里没鱼,于是又补了一勺,然后你或许会发现你旁边的钓友正在连杆,而你窝里却迟迟没动静。缘由可能在于企业设计这款饵时,水溶性的诱鱼原因由强到弱需要可能需要30分钟发挥完,鱼儿才会开口,然而你又多打了一勺饵料后这个味道又迫使鱼又开不了口,所以致使短暂的死窝。
简单的说,这个饵料,鱼远远的闻到的味道挺香,游到跟前却是臭的,于是就徘徊在附近,过了一会儿饵料变香了就开始吃饵料,但此时你又补了一勺后窝子又臭了,鱼就停口了。
所以,有时大家打窝也不可以乱打。必须要依据坐钓环境的状况和饵料的选择适当打窝。
吐槽下白河市区段大多数用大台的钓友,我想问问你们在白河是盘巨物还是训练身体?大台一个比一个扎的远,竿子一个比一个长,钓个鲫鱼7.2米都不够用了,你们是觉着岸边鱼的食物多,还是河中心的食物多?窝子越打越远,鱼越钓越远,你们是钓鱼哩还是比哪个的家伙事儿又长又好使?本来用个3.6,4.5,都能轻轻松松的玩,再长点也就5.4,看看目前竿子越捅越长,屁股底下都是鱼群都不了解,演变到最后鱼难钓,累的也是你们自己。